- 新聞中心
商湯66篇論文入選CVPR,創新成果直擊行業應用痛點
2021年6月20日,北京——美國東部時間6月19日-25日,全球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領域頂級國際會議CVPR 2021(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,即國際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)再次以線上形式召開。商湯科技及聯合實驗室以66篇入選論文的佳績領跑本屆CVPR,中國原創科技再度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。
今年CVPR論文錄用率為23.7%,較去年(22.1%左右)略高,但競爭依然激烈。憑藉對原創技術創新的不斷精進以及SenseCore商湯AI大裝置的支撐,自2016年以來,商湯及聯合實驗室CVPR錄用論文累計已高達近300篇,持續領跑全球。此外,商湯還積極推動底層技術研究成果轉化為高價值專利申請,構建高效專利保護網,提升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和格局:連續6年專利申請量翻倍增長,累積完成7500+件全球專利資產,廣泛分佈於20+個國家/地區,其中授權專利1200+件,發明專利資產占比超90%。
除了論文之外,每年的挑戰賽亦為CVPR廣受關注的焦點。NTIRE (New Trends in Image Restoration and Enhancement, 即圖像恢復與增強的新趨勢 )是圖像視頻修復和增強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國際競賽,也受到工業界極大關注。南洋理工S-Lab團隊一舉斬獲CVPR 2021 NTIRE視頻理解挑戰賽三項冠軍,包括視頻超分辨率、重度壓縮視頻質量增強(固定量化參數,保真度)和重度壓縮視頻質量增強(固定比特率,保真度)賽道。此外,ActivityNet挑戰賽是視頻行為理解領域數據規模最大、最具影響力的技術競賽,已成功舉辦第五屆,商湯研究院團隊獲得CVPR 2021 ActivityNet時序動作檢測任務弱監督學習賽道冠軍。
本屆CVPR,由OpenMMLab主辦的CVPR Tutorial《OpenMMLab:一個開源的計算機視覺算法平台》也備受關注與好評,包括霍金(Stephen Hawking)的學生、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Alan Yuille,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、香港中文大學-商湯聯合實驗室主任林達華教授,NTU S-Lab副主任兼MMLab@NTU主任呂健勤教授等眾多大咖出席,分享在OpenMMLab幫助下如何推動AI基礎研究,共建開源生態。
技術連通產業 創新成果直擊行業應用痛點
商湯及聯合實驗室66篇CVPR入選論文,不僅包括各領域前沿基礎研究突破,還直擊行業應用痛點。
例如入選最佳論文候選名單的論文《NeuralRecon: Real-Time Coherent 3D Reconstruction From Monocular Video》,首次提出基於神經網絡的單目實時場景三維重建系統。
圖為NeuralRecon的預訓練模型在辦公區域場景實時重建的結果
無需價格昂貴且高功耗的深度傳感器(如LiDAR),普通智能手機就可具備三維重建能力,這項技術也是SenseMARS火星混合增強現實平台的核心算法模塊。
不僅如此,解決海量圖片存儲場景下的圖形壓縮問題,大幅降低自動駕駛激光雷達模型訓練時算法適配新場景問題,智慧城市長尾數據分佈下的目標檢測性能問題……商湯本屆入選CVPR論文可廣泛推動應用落地。
SenseCore商湯AI大裝置 助力技術突破、人才培養
「商湯連接了人工智能技術和廣泛的應用領域,這為產生新的學術問題提供了豐富的土壤。 」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、香港中文大學-商湯聯合實驗室主任林達華教授表示。「在這樣的基礎上,在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落地深化的過程中,商湯對於技術突破和技術探索的熱情和投入始終沒有改變。 」
過去這些年,商湯持續不斷地吸引最優秀的人才加入,也非常注重對人才的培養,引導他們進行研究探索。與此同時,在過去幾年,商湯持續建設SenseCore商湯AI大裝置,為AI技術研發和落地的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性支撐平台。
從技術突破這個角度來說,商湯AI大裝置為人工智能的技術研發提供了關鍵的算力支撐;並提供了豐富的助力研發的工具和技術組件,幫助研究員進行快速的試錯,讓他們能夠快速的實驗很多新的想法,從而加速對創新技術的產生、迭代和發展,並且更好地回應多樣化場景問題。
此外,隨著AI大裝置等AI基礎設施的構建,將有效的支撐整個生態的培育,最終使得整個AI人才的基礎能夠變得更加的寬廣,進一步推動AI產業落地的深化。無論是從技術突破的角度,還是人才和生態培育的角度,AI大裝置都具有長遠的戰略上的影響。